文化专刊
期刊详情
宋官林:带领东方演艺集团走出“阵痛”




作为首都文化风向标,有着悠久历史的东方演艺集团堪称当之无愧。尽管前几年,因为前董事长顾欣贪腐的缘故,让这支老团元气大伤,但是自从2015年宋官林接手继任掌门人之后,东方开始逐渐恢复朝气稳步向前,“东方歌舞团”这块招牌开始逐渐再度被擦亮了。
事实上,信报首都文化风向标“院团长系列”,宋官林位列其中。但新官上任的他始终很低调,知道前几天东方举行演出季发布会,记者才“抓”住宋官林忙里偷闲的完成了此次迟到了一年多的采访。“东方不容易。”宋官林以此开头,聊起了他上任这两年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重新出发的点滴故事。
上任之初团里没有笑声
2015年7月7日,时任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党委书记的宋官林接到通知,让他接手风雨飘摇中的东方演艺集团。可以说,顾欣前脚刚被带走,他就进了东方的门。对于这个团,宋官林说他一点儿都不陌生,当初他在担任国家京剧院院长的时候,就十分关注东方演艺集团的转企改制工作。
“不过,来了以后,发现问题真的很多。”宋官林描述他到任之后的第一印象,这个团里没有笑声,人人自危,气氛十分压抑,“人才流失非常严重,舞蹈演员原先有154人,当时只剩下27人,刘维维、牟炫甫等很多歌唱家也都离开了,导演何利山以及歌手郭蓉、崔京浩也已经不在团里好长时间了,著名舞蹈家曾明因不愿看收发室,只能选择辞职。”
宋官林说,刚来的时候,他谁也不认识,那段时间他曾经眼睁睁的看着警察从办公室把一个工作人员带走了。不过,文化部对东方的未来还是很有信心,部长雒树刚给了宋官林三句话:“以艺术创作为中心,以艺术人才培养为基础,以重振东方辉煌为目标。”文化部多次召开专题调研会,部长办公会,切实指导、解决东方存在的生存、发展问题和重大遗留问题,主管副部长董伟还提出了“五抓”,抓学习、抓整改、抓创作、抓纪律、抓队伍的工作要求。
宋官林和班子成员有了信心、艺术家看到了希望。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是宋官林却集中做了两件事情——找准病症下猛药,聚精会神谋发展。
把出走的艺术家请回来
宋官林刚来的时候,东方不但账面上是零,而且面临巨额亏损,最可怕的是连演员的医疗保险都没有。“人财两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烂摊子,这是宋官林面临的窘况。因为质量不好,达不到演出要求,所以宋官林把团里在外面零零散散的演出全部叫停。一个院团的发展,创作、人才、市场是三大要素。宋官林下了决心:“把艺术家请回来!”
说到东方的艺术家,最悲惨的是崔京浩。在顾欣“统治”后期,整个东方人心惶惶,军心涣散。有的不得已选择离开,有的赋闲在家,有的则打算另谋生路。而崔京浩属于后者,为了生存他不得已在望京开了家擦鞋店。2015年,已经连续几年没有演出几乎没有收入的歌唱家崔京浩在家乡延边乡亲们的资助下,在世纪剧院挥泪举行了一台告别演出。那场演出的节目单最后有赞助鸣谢,全是家乡父老你一万我两千的爱心名单。
宋官林说,他第一次出差就是去了崔京浩的家乡延边。当时,他正在延边筹办自己的告别演唱会。“回来吧,把鞋店关掉,重返舞台,‘东方’给你主办音乐会。”
宋官林说:“目前,我兜里一分钱也没有,但我有设备,有排练厅,有舞蹈演员,我们出情出力,给你办音乐会。”闻听此言,崔京浩激动的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只是憨厚的说了一句:“我该怎么感谢你?我给你擦擦鞋吧。”很快,崔京浩回来了,歌唱家刘玉婉、张燕、郭蓉也被请回来了,舞蹈演员曾明、刘佳妮、陈锐、殷硕、关乐也回来了。宋官林说:“凑来凑去凑了50多个人,尽管都是怀疑的目光,但毕竟可以开饭了。”
三台大戏重新回到市场
上任百天之后,宋官林组织人员给文化部写了一份关于“东方特殊时期生存发展”的报告,提出了三步走的思路,第一步求稳定谋生存,第二步求生存谋发展,第三步求发展谱新篇。一个艺术团体,最重要的就是艺术创作和生产。
2015年7月9日,是他上任的第三天,宋官林把离开东方很久的导演何利山请回来,让他主创一台聚集人气的“东方之爱”晚会。随后,又让丁汝芬、洪兵、郑军等艺术家创作了以音乐为主的“东方之声”音乐会。
两个月时间,宋官林率领东方集中推出了两台晚会。他说:“我就是想告诉大家,东方还有气儿,东方还在,这是这一年我对东方的基本要求。如果说‘东方之声’吹响了东方重新出发的集结号,而‘东方之爱’则抒发了艺术家们对这个团与观众的爱。”宋官林进一步解释,两台晚会创作的意义在于集结队伍,恢复生产和开发市场。
2016年,在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下,与陕西省文化厅和延安市志丹县合作,东方又推出了该团有史以来的首部舞剧《兰花花》。此后,从2016年1月1日开始,东方的新作品陆续开始大面积全国巡演。宋官林深有感触的说:“这次巡演一下子唤醒了大家,就像一个人沉睡了很长时间突然醒来,这种唤醒比在田径场上奔跑还令人激动。”
“擦亮东方歌舞团的品牌,唤醒大家对东方的眷恋,凝聚艺术家的力量,坚定东方人的自信。”宋官林说,今年东方陆续在广州、珠海、厦门举办了“东方艺术周”,打出“东方艺术周,一座城市的节日”的口号和理念。
“很多院团每到一个城市都是演一场就走,疲于奔命。我们一下子拿出四五台节目,这是我们将游击战向阵地战的转化,而借用一句经济术语就是,用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艺术周期间,营造整个东方的节日。”让宋官林没想到的是,在广州的演出一票难求,就连剧院给他预留的两张门票都被热情的观众买走了。随后,“东方艺术周”还将陆续在上海、兰州、济南等城市继续上演。
暖心工程让艺术家回归
“笑声朗朗,才能歌声飞扬。”宋官林说,为了重新让艺术家的心凝聚在东方,他决定发起“暖心工程”。
宋官林说,2016年是东方求生存力度比较大的一年,《东方之声》《东方之爱》和舞剧《兰花花》三部大戏全年演出202场,商业性演出收入1千多万,虽然起点不高,但意义深远。
“多年来,团里演员的工资非常低。2016年春节,我们把第一次巡演的劳务费费发放给演员,这是两年前绝对不敢想象的事情。那一刻,大家感到一种温馨,看到一种希望。”演员回家了,这个家也得像个样啊!于是,在文化部的关心支持下,粉刷了办公楼,改善了青年公寓的条件。
他说:“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也得留人啊!我们要营造一下家里温馨和谐的氛围,要营造一个东方的精神家园。”宋官林的暖心工程也体现在点滴细节上。比如在外地巡演的时候,哪个演员过生日了,突然给个惊喜。比如哪个演员生病了,他会亲自找大夫。
“我想用艺术的方式感动艺术家”宋官林说,“只有把他们感染了,让他们燃烧起来,他们才能感染观众。”继2015年,东方恢复医疗保险之后,今年又恢复了间断很久的体检制度,这也是“暖心工程”的一部分。“这件事情对其他单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对于东方大家觉得就像过年一样。”
讲好俩故事开好两朵花
两年了,观众们惊喜的发现,从阵痛中走出来的新东方开始恢复了朝气,甚至正在逐渐寻找自己的那份儿霸气。宋官林介绍,今年东方的动作不少,首先是在艺术创作上主要是讲好两个故事。
9月份,将推出一台以舞蹈和打击乐交织在一起的“舞·乐”《中国故事十二生肖》,青年编导沈晨担任总导演,为《甄嬛传》《琅琊榜》作曲的孟可担纲作曲。另外,还将推出一台由周莉亚担任总导演、作曲家洪兵担任艺术总监的“乐·舞”《我们的爱情故事》,将经典的爱情传说、精美的爱情故事、经典的爱情音乐凝结在一起,用东方的方式演绎出来。
此外是要开好两朵花,首先是把舞剧《兰花花》打磨精致,5月24、25日在保利剧院演出,10月参加国家大剧院的国际舞蹈季。除了修改好演好《兰花花》,还将打造一台由何利山和作曲家梁剑峰搭档的《东方歌舞一枝花》,构建传承东方艺术精神、彰显东方艺术特色的载体,使经典节目陌生化、新作节目亲切感。
在人才建设上,延长郭蓉、崔京浩、陈锐、殷硕、曾明等艺术家的艺术生命,缩短西尔艾力、孟庆旸、毛一涵、徐晶晶、袁岱等新一代青年艺术家的成名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