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2017 北京演出行业协会 Beijing Trade Association for Performances                                                                                      京ICP备11004766号-1  技术支持: 中企动力

友情链接:

新闻中心

新闻详情

深度解析丨演出市场复苏几成? ——成琪  李冬阳

分类:
新闻中心
作者:
来源:
2020/12/03 16:34
评论:
【摘要】: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监测,十一期间全国总计演出约7500场,观演人数约480万人,票房收入约8.6亿元。


剧场及户外演出
场次5500余场
观演人数180余万
平均票价200元
演出票房收入
约3.6亿元
旅游演出
场次约2000场
观演人数300余万
平均票价166元
演出票房收入
约5亿元


音乐节、喜剧演出盛况空前一票难求
  据统计数据显示,各类音乐节在今年国庆假日期间的总场次超过了20场,超过往年同期。其中,草莓音乐节(北京、成都、东营、阜新、长沙等地)、南京森林音乐狂欢节、乌兰察布BGM联盟国际音乐节、青岛凤凰音乐节等,在国庆假期期间上演的项目就占2020年第三季度音乐节场次总数的6成以上。大多数音乐节都采取了限流的措施(4000至10000人),各地草莓音乐节均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
  喜剧演出的火爆程度也不输音乐节。大麦网数据显示,国庆期间全国德云社旗下剧场包括北京的六个剧场和南京、黑龙江、吉林三地都安排了相声大会,开票即秒空。笑果文化的脱口秀演出28场演出的门票基本售罄。开心麻花、刘老根大舞团等知名团体在国庆期间均安排了演出,门票销售同样火爆。北京地区的地方性团体喜笑会、老舍茶馆等演出也出现了部分价位的门票断档。
  国庆期间,戏剧演出也精彩纷呈。以北京地区为例,包括国家大剧院、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长安大戏院在内的20多个演出场所以及北京京剧院、中国儿艺等多家剧院,在国庆节均安排了演出,累计演出数量超百场,不少经典剧目纷纷选择在这个假期登台。

 

旅游演艺品牌项目优势不减
  旅游演出方面,迪斯尼、长隆马戏和千古情系列仍然备受关注。
  国庆中秋黄金周,宋城演艺收入破亿,旗下各景区合计接待游客同比恢复约91.54%,营收与去年同期持平;“千古情”演出301场,同比增长11.48%,高峰期间单日最高上演52场。
  其中杭州宋城演艺王国举办“万人同唱一首歌,为祖国献礼”大型活动、天灯节秋季主题活动,推出悬崖音乐会、森林音乐会等全新演艺活动,一天各类演出近百场,散客接待人数和收入占比分别超过80%和85%,散客率创历史新高,商业自营收入实现超100%的增长,人均客单价提升超30元。

 

政策利好频出助力演出市场复苏
  演出市场的恢复离不开多方利好政策。9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印发《剧院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四版)》,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剧院座位数的75%,为演出市场回温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各地也出台了票价补贴政策。北京文旅局率先发布演出票价补贴政策,小剧场(500座以下)每售一张票补贴80元,中大剧场一般演出每张票补贴100元,大型歌剧、舞剧、交响音乐会每票补贴200元;补贴总张数不超过全场座位的30%。比如一台千人场歌剧,每次演出补贴就在6万元以上。

 

线上线下结合商业模式未来可期
  疫情期间催生出的线上模式对演出市场影响深远。疫情期间,“云蹦迪”、“云音乐节”、“云演唱会”等创新形式出现,各厂牌及明星流量加上渠道推广使得线上演出尤其是音乐类发展迅猛。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上半年中国在线音乐演出观看的用户规模已经突破800万。
  2020年8月,“明天会更好”2020华语音乐剧大赏,首次尝试了线上线下同步演出。线下场次一经开票就被买光,而大麦、优酷的线上累计销量超过6万张,打破大麦剧场线上化项目票房、票量双纪录。
  线上演出已经不再是过去仅摆放一台手机进行直播的模式,更多的是提供多机位、多场景的沉浸式体验。线上演出已经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内容与生存方式,随着线下演出的逐步恢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也许会催生出更多的商业模式。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综合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