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专刊
期刊详情
协会动态丨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召开四届五次会长会议
7月26日下午,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四届五次会长会议在青蓝大厦召开。会长张海君,副会长宋官林、张树新、陈纪新、刘忠魁、郜奇,监事长郑颖,秘书长贾新辉,副秘书长黄志刚出席了会议,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列席。会议由张海君会长主持。
贾新辉秘书长代表秘书处作《北京演出行业协会2019年上半年工作报告》,并就2019年“秀北京”文旅演艺推广活动、设立首都志愿者艺术团、成立北京演出行业协会演艺科技委员会、举办演艺北京博览会暨北京演出行业协会2019年度会员大会等工作作了简要汇报。大家对秘书处工作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概括总结提出下半年工作重点做好“三个一”,即“一个抓手”、“一个品牌”、“一个平台”,为协会下半年的工作开展理清了思路。
“一个抓手”——设立首都志愿者艺术团
为更好地发挥协会为政府服务、为行业服务、为会员服务的职能,将设立首都志愿者艺术团,并列入协会今后重点工作。艺术团将引领行业之先,坚守社会责任。广泛联系广大演艺机构和演艺工作者,聚集北京地区德艺双馨演艺术家,让艺术反哺人民,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公益性慰问演出。宋官林副会长谈到艺术团构成时指出,可以调动各大艺术院团在职及离退休艺术家的热情。同时艺术团的概念应该更宽泛,可以涵盖演艺各个环节的从业人员;刘忠魁副会长提出,艺术团不仅代表协会的形象,更代表政府形象。在构成上应专业化,运营上应简单模式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及媒体资源优势。艺术团还可以与退伍军人协会等机构联合开展活动,到基层部队、哨所等进行慰问演出;郜奇副会长认为,艺术团除了专业演艺工作者,也可以为文艺爱好者提供展示的平台,让演艺走进街道、社区、学校等地。
“一个品牌”“——打造“秀北京”文旅演艺推广活动
“秀北京”是跨界融合的典范,更是北京文旅融合的代表。作为协会重点打造的活动之一,“秀北京”文旅演艺推广活动已具备一定的品牌基础。今年将继续以政策为纲,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文旅政法发〔2019〕29号),邀请协会文旅演艺委员会专家策划指导。通过演艺推介手册、融媒体宣传、落地展会、高峰论坛等方式,对北京优质演艺剧(节)目、演艺机构等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推广,最大限度地盘活北京各大剧场及演艺类资源。各位副会长、监事长指出,协会要努力把“秀北京”打造成具有前瞻性和示范性的文旅融合品牌,为全国文旅融合发展树立典范,促进北京文化旅游演艺市场繁荣,扩大推动北京夜间消费规模,推动实现文旅演艺产业乘数发展。
“一个平台”——举办演艺北京博览会
张海君会长表示,协会今年将创造性地把2019年度会员大会与演艺博览会结合起来举办。在内容的呈现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秉持“小而精”的理念,举办行业交流、演艺科技、艺术教育、文旅演艺、大运河文化、京津冀协同等相关论坛,同时包含项目推介、行业表彰等板块。大家对协会今年继续举办演艺博览会表示大力支持。宋官林副会长提出,演艺博览会为整合行业资源,为行业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更好地为行业提供服务。陈纪新副会长建议演艺博览会每年定制一个主题,邀请媒体共同参与策划,注重多元化传播,同时扩大活动覆盖面;张树新副会长认为,协会虽然立足北京,但应辐射全国乃至世界。一方面,发挥协会专业平台作用,利用已有资源为外地来京演出的艺术团提供对接服务,帮助解决来京演出场地、宣传、营销等“不知该找谁”的难题。另一方面,通过演艺博览会平台与国外相关演艺机构建立合作;郑颖监事长指出,与国外的行业相比,协会应该在专业平台和专业服务上更上一层楼,真正把博览会打造成有行业协会特性、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交流平台。
最后,张海君会长总结发言,对各位副会长、监事长给出的建议表示感谢和赞同,要求秘书处学习并落实会议精神,重点跟进下半年的“三个一”工作规划。进一步加强协会制度建设、业务建设和团队建设。凝聚力量、团结拼搏、求实创新、锐意进取,为北京演出行业持续发展,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