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2017 北京演出行业协会 Beijing Trade Association for Performances                                                                                      京ICP备11004766号-1  技术支持: 中企动力

友情链接:

文化专刊

期刊详情

演艺资讯丨原创民族舞剧《天路》再度登台亮相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国家大剧院历时两年精心打造,于“七一”期间隆重推出原创民族舞剧《天路》,作为北京市剧院运营平台支持运营的“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北京站)”演出剧目于12月14日-15日再度登台亮相,这个冬日,国家大剧院携手北京歌剧舞剧院 、中央戏剧学院为观众们奉献一台“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高水平演出。

 

不忘初心,坚守筑路梦想

 

汉藏一家,铸就天路精神

 

2007年,新一代铁路人来到青藏铁路西格段为新隧道破土动工,意外遇见了守着一片石堆的中年藏族妇女央金和她的弟弟索朗。

 

姐弟二人手捧酥油灯,一把把撒着青稞,仿佛在祭奠着什么。

 

见铁路人到来,索朗莫名地激动起来,喊着铁路人听不懂的藏语,冲过来拦在他们面前,阻止他们进入石堆。

 

央金放下青稞,柔声把索朗叫到自己面前,轻轻地擦拭着手中由于常年抚摸而光可鉴人的酥油灯。

 

回到姐姐身边的索朗安静下来,拿起挂在胸前的一把小口琴吹奏起来。他吹奏的却不是乐曲,而仿佛是火车行进的声音,“呜⋯⋯⋯⋯⋯⋯”央金平静而深情地凝望着石堆,用她低沉而沧桑的嗓音喃喃自语。

 

伴随着她的讲述,所有人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

 

上世纪70年代末,青年铁道兵卢天与战友们奋战在青藏铁路建设一线,他面临着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次抉择。一面是遵从父亲的遗志和自己的内心,将铁路修到拉萨,另一面是母亲要求他退伍返城参加刚刚恢复的高考。在痛苦的煎熬中,卢天结识了淳朴的藏族姐弟央金、索朗以及一群可爱的藏族牧民。与他们朝夕相处,卢天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仿佛是命运的捉弄,就在他终于坚定了留守的决心时,一纸退伍通知书递到了他的面前……


一场大地震蓦然降临。已经背起行囊准备返城的卢天没有一丝犹豫,转身赶回隧道工地营救战友,和战友们一起牺牲。他完成了对自己的承诺,永远地留了下来,默默地守护着青藏高原,守护着这条神奇的天路……

 

《天路》用舞蹈表现了一部情感淳朴真挚、色彩鲜明浑厚的现实主义题材舞剧。本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在创作过程中,国家大剧院原创舞剧《天路》主创团队专程赴青海、西藏采风,乘坐火车从西宁途经格尔木、那曲远赴拉萨,亲身感受青藏铁路沿线的自然与人文风貌,体验在高原缺氧环境下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将采风所见、所感、所得,经过艺术的提炼与再加工,融入到舞剧的创作中。

 

青藏铁路这一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奇迹,是由无数勇于奉献、无畏牺牲的战士所成就。舞剧《天路》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将作为千千万万铁路人的缩影立于舞台。

 

演出现场,舞台上的每一位舞者,以优美的肢体语言,真切动人的表演,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以灿烂的欢笑、真切的悲痛与不舍的别离,刻画出这条奋斗路上不为人知,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