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2017 北京演出行业协会 Beijing Trade Association for Performances                                                                                      京ICP备11004766号-1  技术支持: 中企动力

友情链接:

新闻中心

新闻详情

最新发布丨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将合并组建为“文化和旅游部”

分类:
行业动态
作者:
来源:
2018/03/22 21:33
评论:
【摘要】:
今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一、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1、组建自然资源部。  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组建生态环境部。  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3、组建农业农村部。  不再保留农业部。  4、组建文

  今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改革后,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8个,副部级机构减少7个,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具体调整情况如下:

 

  一、国务院组成部门调整

 

  1、组建自然资源部。

  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组建生态环境部。

  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

  3、组建农业农村部。

  不再保留农业部。

  4、组建文化和旅游部。

  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

  5、组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不再保留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不再设立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6、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

  7、组建应急管理部。

  不再保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8、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9、重新组建司法部。

  不再保留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10、优化水利部职责。

  不再保留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

  11、优化审计署职责。

  不再设立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

  12、监察部并入新组建的国家监察委员会。

  不再保留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

  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二、国务院其他机构调整

 

  1、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不再保留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组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不再保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3、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不再保留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4、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5、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

  6、组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不再保留国家粮食局。

  7、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

  8、组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不再保留国家林业局。

  9、重新组建国家知识产权局。

  10、调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隶属关系。

  11、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

  国务院组成部门以外的国务院所属机构的调整和设置,将由新组成的国务院审查批准。

 

 

  业界解读

 

  01文旅融合运营逻辑已成国家思维

  文旅合体、部门整合,你首先需要思考的则是上层的用意:国家层面的战略思维。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报告里提及,敢动利益、敢动蛋糕、重新分配格局才是。部委合并与整合,就是国家战略思维的最直接的行动体现。

  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整体合并,是此轮机构改革两个负责全国事务的部级单位整体合二为一。文化是内容,旅游是场景,两者结合就是文旅运营。这表明,文旅融合观念和文旅运营思维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思维,这背后的意义用重大两字形容不为过。

 

  02文旅部成立话语权提升 万亿文旅项目获保障

  目前国内的文旅项目概算总投资规模已达数万亿之巨,参与其中的企业包括恒大、万达、华侨城、中青旅等巨无霸,也包括华强方特、长隆、华谊兄弟、海昌、圣亚等拥有自主IP的玩家,同时还有散布全国各地的文旅特色小镇。

  这些动则单体投资几百亿的文旅项目,均是以文化IP为内容形式,承接场景均是旅游景区。

  不过此前还没有一个部级单位可以对接这些文旅项目的业务指导、政策制定,也没有一个懂专业有实权的部级单位可以监控这类投资规模巨大的文旅项目,直管文旅业务的司局级单位将会诞生。

  国家文旅部成立后,各种大型文旅项目将有归口业务指导单位,这背后的现实好处是中央、省级各种补贴会纷至沓来,各种国家级的文旅产业基金会在未来三年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当然最大的好处就是改变现有文化与旅游扶持政策互相割裂的局面,出现一批扶持文旅融合业态的利好打包政策。

  之所以说打包政策,此中逻辑在于新成立的国家文旅部话语权将极大提高,在当今之运作体系中,国家文旅部有能力推动财政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新成立)等实权部委联合出台涉及土地、财税、补贴等真金白银的促进文旅融合政策。

 

  03文旅项目是文化走出去的最佳载体

  国家文旅部的责任之一就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文化如何走出去?什么样的形式才是走出去的打开方式?

  答案就是文化需要载体,接着一个问题就是,载体是什么?

  载体可以有多样,比如早年的孔子学院。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传播讲究的是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孔子学院教育、教化属性较强,其发展现状也已证明这一点。故而文旅项目将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个有效载体。

  首先,拥有中华文化特色IP的玩家有可能成为第一批走出去的玩家。当然,这取决于更一步的外汇、财税等细分政策。

  其次,中华文化特色的IP能走出去吗?不用妄自菲薄、也不用妄自尊大,温良勤俭孝悌之意浸淫儒家文化圈内国家、地区千年之久,切中肯綮的中华文化IP并不缺乏认同感。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媳妇的美好时代》这部小成本电视剧曾经火遍非洲,多个当地语言版权层出不穷。

 

  04陈少峰:文化与旅游交叉度高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表示,在实践中,文化与旅游两个产业的重合度越来越高,文化产业领域越来越常见的一个词就是“文旅“,文化与旅游正成为同一个产业。

  陈少峰说,越来越多的大型项目,既是文化项目也是旅游项目,很多文化产业目标必须与旅游相结合,“以前我们有一些专家建议建立‘大文化部’,就包括将旅游纳入。现在实现了政府的文化与旅游职能合并,是非常好的事情。文化和旅游部职责包括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发展。在陈少峰看来,文化与旅游部门的合并,有利于解决文化事业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很多地方建设的文化类场馆,其实支撑不了内生式的增长,没法解决事业与产业兼顾问题,很多事业都是赔钱的。如果文化与旅游结合,既能利用旅游壮大文化产业,也能强化旅游中的文化体验和产业属性。”

  陈少峰认为,在行政机构上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将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扫除机制障碍。“文旅产业发展,涉及事业单位、文化机构和资源的配置。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建文化综合体,既有文化事业的目标,也有产业目标。成立新部门以后,两个领域可以联合行动,例如很多项目申报时,既是旅游项目也是文化项目,以后就能方便很多。”

  陈少峰注意到,各地在发展旅游、文化项目时,比较“重资产化”,目光主要放在硬件建设方面。“应该用思考文化的眼光去思考旅游,传统文化中哪些可以变成旅游体验的元素?有些文化项目只考虑到本地文化市场,如果从旅游的角度考虑游客的需求,会有全国性的眼光,并且在项目设置和多功能化方面有很好的提升。”

 

  05金巍:提升旅游地内涵 强化资源利用率

  同时,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金巍也表示,我们把文化和旅游两个放在一起,它会有很多好处,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进行资源整合,让资源的效率更高。

  文化旅游部门的融合,还将有望推动以更开放的眼光看待文化与旅游项目。例如我们看到很多旅游景区在一个一定空间里边的业态都是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的,如旅游景区中的演艺归属于文化部,而景区的管理归属于国家旅游局。再一个层面上它是能够极大的捋顺管理关系。在向大部制转型过程当中,能够重点加强一些宏观管理,放手微观管理,做好简政放权。

  文化+旅游会让原先的旅游状态有更多的选择,例如在原先很多的旅游空间尤其是以自然风景为特色的地方,未来可以有更多人文的产品推出,它在创新的空间上会更广阔。金巍表示目前国内景区旅游门票收入普遍占比太大,这也是旅游项目缺少文化产品开发带来的弊端。文化与旅游部门组建以后,有助于加大文化产业挖掘力度,使得硬件为内容服务。“从观光上升到娱乐,再上升到文化内涵的体验。发展以内涵为主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可以预见,未来会出现更多有内涵的旅游目的地。”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