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详情

文化界热议十九大报告 他们眼中的关键词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18-03-15 12:01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习近平在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九大报告在文化界掀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习近平在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九大报告在文化界掀起热议。业内专家、文化从业者们眼中的十九大报告的文化关键词有哪些?

  特邀嘉宾 (以姓氏首字母排序)

  毕绪龙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研究员

  蔡诗章 国家文化创新基金执行主任

  陈少峰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范  周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学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高宏存 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郭万超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郭羿承 国际艺术授权基金主席

  李新永 北京纪晓岚故居纪念馆馆长

  梅  洪 鼎盛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总裁

  彭中天 文化部高端智库特聘专家

  邱  伟 域上和美集团董事长

  宋慰祖 北京国际设计周顾问

  王兴东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

  闫爱平 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招商局副局长

  张海君 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

  张继山 中国美协会员

  张元林 北京千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郑桂兰 中国作协会员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十九大报告

  毕绪龙: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的提出,使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强了传统血脉、文化底蕴和价值底气,文化自信得到彰显,从而推动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蔡诗章: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内在基础与现实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我们既要对内劲儿往一处使,心向一处聚合,也要积极对外构建、打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模式,实现多元优势资源的有效聚合,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

  范周:从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到十八大明确“建设文化强国”,再到十九大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新,“文化建设是灵魂”,已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十九大报告在谈及文化自信时,也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之于国家发展,其作用不言而喻。随着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加快,我国文化自信得到进一步彰显。APEC会议、G20峰会、孔子学院等平台和品牌成为树立文化自信、提高中国文化话语权的重要途径。

  王兴东:之所以有文化自信,就是因为这些年来我们国家推出的优秀文化作品和“走出去”的文化产品,真正体现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了这种软实力,我们才更加有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立场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十九大报告

  毕绪龙:十九大报告首次写入了“中华文化立场”,中华文化立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场就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精神、创新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立场、理论立场和实践立场。

  郭万超: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中华文化”,这个表述更为准确,涵义更为丰富。中华文化立足于华夏文明,有自己的根基,同时“兼容并蓄”,吸收外来文化,历经了千年以上的历史演变而形成。

  闫爱平:我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不到四十年的时间之内,GDP总量一跃前茅,超过日本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认为有相当部分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影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道德准则,中国人艰苦奋斗,勤劳善良的品质,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实现对新事物、新技术、新文化的接受、学习与消化吸收,并创造性地转换为自己的东西。因此在新的时代,在肩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同时,我们更要继承好优秀的中华文化。

  关键词:创新文化

  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十九大报告

  毕绪龙:十九大报告提出“倡导创新文化”,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新提法。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已经由科技创新扩展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创新文化包括但不局限文化创新,它是创新思维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行业,从而形成的全民族的创新文化氛围、意识、能力和业态。这种创新文化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动力,将会汇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陈少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是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老百姓更多样化的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与“新的文化使命”一脉相承。我们一方面要传承,一方面要创新,激发全民族的创造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李新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支撑。这样,精神文明作为源头活水,才能源远流长、奔流不息。

  邱伟: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在创新文化上,我们要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今后我们也将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艺术与科技人才、文化行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文化创新团队。

  关键词:文化繁荣兴盛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十九大报告

  蔡诗章: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满足人们群众对于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体会到国家发展给人民带来的实惠,更是保障我们每一个个体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邱伟: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最大受益者是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是任务也是使命,需要广大文创工作者有传承、有创新、有发展。在文化创意旅游事业上,我们当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通过深刻洞察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内容的建设与创新,打造更多新时代的精品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

  宋慰祖:我们已经进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世界进入到创新驱动的新时代,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要求我们的文化更加的繁荣,要求文化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消费和体验。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文化不断的创新和创造,文化要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中,给人们以更丰富的精神文化食粮。

  关键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

  高宏存:进入小康社会之后,整体而言,物质的基本需求,按照现有标准都实质性脱贫。更多的需求体现为人们精神和文化的需求,不是说物质需求不重要了,而是需要有更精致的物质生活,更舒适的物质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国家要更好的引导全体公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更有效的服务,能够让人们更丰富的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从而让整个国民的现代文明素质有根本性的提高。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心,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文化工作的责任和任务将比过去更重。不论是从大文化的角度来讲还是从窄文化的角度来讲,将有更高的要求。

  闫爱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我看来,这首先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直接体现,包括东西部、南北方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其次,从产品供给这个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看似产能严重过剩,但从文化内涵与文化品牌这个角度来看,又不得不承认,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仍然相当匮乏。

  所以,个人而言,我们现在所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适势调整为“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性并重的改革”,而事实上它们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要齐头并进。放眼全国消费品市场,虽然物品繁盛,但物美、价廉、质优的产品尚不能完全满足供应。从全国文旅消费市场来看,产品同质化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因此,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提出的“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无疑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关键词:精神食粮

  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十九大报告

  陈少峰: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要不断创造创新,提供更加多样性的优良文化产品,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具有引领作用,“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这是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过程中,对文化发展提出的一项新任务,也是需要加以重视的方面。一方面,文化产品需要更加丰富,内容质量需要不断完善,提升创造力;另一方面,很多地区在文化消费、文化享受方面还存在不足,既要在经济上扶贫,也要在文化方面迎头赶上。

  梅洪: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更新的今天,创意、创作、创造、创新的空间和手段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更具特色的手段、更加新颖的款型、更富创意的内容,创新创作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典的文艺精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张海君:对于我们文化工作者来说,就是需要提供关注当下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接地气的,能够围绕着人民的艺术作品,这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张继山:一个人无论物质的贫乏或富有,对精神的需求永远存在。精神引领将在未来发挥引领和带动的作用,文化惠民的政策、文化扶贫的措施能让全国人民受益。新时代的文化繁荣,能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给中国人带来的精彩。

  郑桂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生活幸福的前提,应当是享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要创新传播形式和途径,以艺术大家创作为引领,以民众广泛参与为渠道,弘扬中国精气神。培养社会主义坚定信仰,为人民幸福之所寄,国家长治之所依。以文化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家庭观等观念,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时代。

  关键词:新的文化使命

  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十九大报告

  蔡诗章: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重新认识我们的新时代,我们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实干型、复合型创新人才。

  高宏存:谈到新的文化使命,一方面,我觉得十八大以来,我们以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重新提出了更好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文化使命就是怎么样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我们的时代环境时代需要更好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创新创造。

  第二个方面是如何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的指导我们的伟大实践,从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第三个方面,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怎么更好的传播中国价值,中华文化。在我们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迈向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我们对世界贡献什么,我们要把中国的方案变成世界的共识,也为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更好发展提供中国解决之道,也就是将对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这也是我们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郭羿承:我认为“新的文化使命”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我的认知是透过新形态的文化产业模式将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有助于文化使命的推动。

  透过文化产业艺术授权,也就是现在最热门的IP的运用,将中华文化内容转化为具有知识产权的IP,并且将这个知识产权的IP推向全世界,有助于文化使命的推动。举个例子来说,《功夫熊猫》是中国的文化内容,但是功夫熊猫电影是美国IP,如何将中国文化的内容透过自己的模式转化为我们能掌握的IP,这是我们应该要思考的文化使命。

  张海君:我觉得新的文化使命,最核心的就是围绕着实现中国梦,围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围绕着“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来推动文化发展,而这个目标就是我们新的文化使命。这个文化使命具有全局战略指导意义,对于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对于我们下一阶段工作都很有帮助,在很长的时间都是指导我们的思想和方向。

  张继山:作为一名文艺支教工作者,我连续五年在贵州安顺山区落实中国文联文艺支教志愿活动,为贵州大山留守儿童播下艺术种子的同时,积极开展文艺扶贫。结合自己的工作,我认为,新的文化使命,应当是把优秀的文化成果和文化精神食粮传播到更多偏远地区,让更多的人共享文化繁荣。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